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厉害了!梧州这名小学老师为上海美术学院编写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9 05: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材是课程中的剧本”,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引领并塑造他们的美术理念和价值取向。 梧州市竹湾小学美术老师、长洲区政协委员吴明亮,在接到参与编

“教材是课程中的剧本”,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引领并塑造他们的美术理念和价值取向。

梧州市竹湾小学美术老师、长洲区政协委员吴明亮,在接到参与编写上海美术学院本科教材《油画写生测量法实践》的邀约时,旋即陷入思考……

今年2月,《油画写生测量法实践》顺利出版。拿到这本教材时,吴明亮内心很是欣喜。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普及教育,到编写本科教材的学术探究,吴明亮认为,“这并不是‘破圈',而是在向更多学生介绍个人美术创作经验和方法,依然是在做着美术普及教育的事情。”

该书由上海大学高水平建设经费资助作为本科教材,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机遇来临

今年37岁的吴明亮是桂林荔浦人,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是厦门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央民大美院高研班的时候师从康笑宇教授,一直热爱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

早在2017年,吴明亮曾与一批中国优秀青年画家一起到西班牙,师从西班牙具象大师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学习欧洲传统绘画理念与观察方法——测量。吴明亮是当时学得较好的学生之一。

2018年6月一个晴天,吴明亮正在学校准备上课,突然接到一通来自上海美术学院的电话。原来,对方打算邀请他参与编写教材《油画写生测量法实践》。

“这本教材就是围绕‘测量'这一古老的作画写生方式展开,目的是通过测量的方式更加准确地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启发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多维度思考,以及了解现象学的问题……”听着电话那头的热情邀请,吴明亮既兴奋又倍感压力。需要配合完成一本本科教材编写,于他而言责任重大,但最终他还是应承下来。

吴明亮创作《电工房》。

不断否定

总想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也许是一个美术爱好者与生俱来的特质。为了更好地编写这本教材,吴明亮并没有翻出以前的画作进行简单总结,而是围绕教材中心,特地创作了一批个案和绘画作品。

万事起头难。初时,吴明亮十分苦恼:如何写出历史发展中传统观察方式并介绍洛佩兹作品传达的理念,个案究竟要怎样表达?为了描绘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他经常在学校教学楼五楼长时间地观看竹湾村在辽阔天空下慢慢延伸至远方,并从中寻找作画灵感。在他看来,传统“测量”法,无疑最适合用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吴明亮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日复一日地在同一个位置测量画面形体,深入刻画具体的房屋,同时还要利用测量方法在光线上作比较……

“只有在同一个位置,才能随着时间变化观察到客观事物发生的改变。我的这幅作品《竹湾村》经过了反复修改,不断地否定前一次的画面,直到对象无法呈现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为止。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分析得越准确,最后呈现的画面就越接近真实。”吴明亮说。

《竹湾村》 油画 150×210cm

吴明亮在《油画写生测量法实践》教材中编写的章节

接近真实

向大自然学习,是吴明亮对审美的追求。这也支撑着他长期创作的理念,并取得累累硕果:

作品《以物致情二——绣球花》,“超越语言”,获邀到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电工房》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心收藏;《昔日平民冲》入选2017年广西艺术作品展览……

《以物致情二——绣球花》 布面油画 50×50cm

《电工房》 布面油画 120×200cm

吴明亮说,自己的审美方式就是通过其他学科看艺术,比如生命科学、社会学、人类思想学、哲学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超验知识。“在看待事物的过程中,我更多地感受到未知、纯粹与真实的一面。”

吴明亮喜欢画表达生命的过程,认为这也是一种用尊重自然的方式审视自己的过程。“一朵正在慢慢枯萎的花,大家通常认为那是花朵不美的阶段,但这个状态也是它的本质。在描绘花朵凋谢的过程中,也能让我思考生命的变化,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更加接近事物的本真。”吴明亮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吴明亮竭力避开进入主流,采用精确的直线构成与微妙的色彩变化表达某种精神向度。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zonghexinwen/2021/0419/600.html



上一篇:一粒碱米,“尝”出致富新滋味
下一篇:梧州靓仔"麦某某"在西堤路开改装车,发出巨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