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论学记教育知识的隐喻表征(4)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1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土、水、山、地、鸡犬、风雨、蛟龙等作为始源域,因其与认知事物某一方面的相似性,而成为理解目的域抽象事物所包含哲理的重要媒介。“怪异的词语只能使我们迷惑不解;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一些新鲜的事物。”[4]隐喻式的教育言说的地位和价值就在于此。古代学者运用隐喻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不仅能折射出人类诗性智慧的光辉,也能揭示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睿智;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桥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途径”[5]。中国古代学者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教育思想,就蕴藏在隐喻式的教育言语表达之中,就是通过隐喻的思维桥梁实现对教育知识的思想表达。

三、体验和反思:《学记》教育知识的思维确证

《学记》之中以隐喻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所体现的教育知识,需要认识主体借助体验与反思的知识生成路径来确证。“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喻体将其部分属性(不可能是全部,也不可能是一点不变的)映射到本体上,使本体也具有同样的属性。因此本体在接受映射时,就必然要对喻体的属性做出选择和限制。”[6]体验和反思就是认识主体对喻体属性进行选择和限制的过程。其中,体验就是认识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对隐喻的喻体经验进行体味之后,通过在头脑中建立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来体认教育活动之中所包含的教育知识;反思是认识主体以自身的思维认知为基础,对通过体验所获得的教育知识进行确证,从而在头脑之中确立以本体认知为知识表征的教育知识。

(一)体验:教育知识从喻体经验到本体认知的思维建构

体验就是从喻体经验到本体认知的教育知识的体认和形成过程。“体验在教育知识形成中的作用,根据体验哲学的理论,主要在于教育活动的概念化和观念化。使教育活动概念化和观念化的机制就是体验的核心方式——隐喻。”[7]我们知道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就是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其中心智的体验性是最重要的原则。心智的体验性就是强调“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而得到的。”[8]身体经验就是认识主体理解概念的认知基础。隐喻本身就具有体验性,是身体、大脑、体验和心智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样,认识主体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概念的意义,从而使喻体经验和本体认知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渠道,进而将认识主体已有的认识经验扩展到新的未知领域。隐喻式的教育言说,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度个人化的对教育活动的体验过程提供了可能。所以,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的手法和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让我们体验教育活动观念化的思维方式。

我们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为范本,来剖析隐喻式的教育言说的思维运作方式(见表3)。

表3隐喻中的喻体经验(A)和本体认知(B)A(用来说明的)B(要说明的)佳肴至道食学旨善食—旨学—善

隐喻式的教育言说虽然从论证方式上呈现为从A(用来说明的)到B(要说明的)的推论,但其并不是简单地从A(喻体经验)到B(本体认知)的通俗表达。我们可以推想:古代学者在阐述至道之善时,通过在头脑之中联想与学道相似活动的时候,选择了“食佳肴”的日常活动。首先,古代学者是熟悉“食佳肴”日常活动的,并通晓“食知旨”之道。但是,古代学者并非先行发现了“学知善”之道,而是先行懂得了“食知旨”之道,并认为应该像“食知旨”那样去理解“学知善”之道。可以说,“学知善”教育活动,因人有“食知旨”日常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生命体验,而获得了一种观念化的说明。而这种观念化的说明,恰恰就是古代学者对教育活动本身的能动的建构,这种能动的建构就是将教育活动概念化的过程,教育知识就是伴随着这个过程而形成和产生的。这样,隐喻式的教育言说,就实现了由A“像什么”到B“是什么”的思维转化,而“学知善”(“是什么”)就是规范性的知识表达。即,“学知善”就是从“食知旨”的喻体经验之中,所体认和形成的规范性的本体认知。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1/0223/550.html



上一篇:家长大课堂要办到家长心坎上
下一篇:教育知识的演进从单一走向综合以新教育实验的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