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建构的框架分析(2)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06: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闻主题正面中性负面政治类mm经济建设类4063基础设施类3422社会民生类科教文体类司法治安类837总计比例68.6%15.7%15.7% (二)从报道数量来看,重大事件导致

新闻主题正面中性负面政治类mm经济建设类4063基础设施类3422社会民生类科教文体类司法治安类837总计比例68.6%15.7%15.7%

(二)从报道数量来看,重大事件导致波动起伏,近十年缓慢回升

从图1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报道波动较大。40年来,一共出现3个较高峰值,分别是1985年、1994年、2005年。1985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梧州作为传统发达城市,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一年,梧州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也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而1994年、2005年的报道高峰则是由于洪水导致的。

图1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数量图

由下页图2可以看到,1978年到1988年,一共100篇;1989年到1998年,一共68篇;1999年到2008年,一共49篇;2009年到2018年,一共76篇。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梧州城市新闻报道不断减少。最近十年,梧州又重新受到《人民日报》关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动变化,是因为梧州城市经济政治地位和重大事件引起的。江根源认为,“传统”(经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地区突发性事件等)与“权威”(个体权威、权威机构、大型节庆活动)在地区刻板印象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梧州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两广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梧州一直是广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新华电池、龟零膏、药品等许多工业产品及农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并形成了一定优势,这种优势让媒介形成对梧州的“刻板印象”并一直保持到90年代初期。因此在改革开放开始的十几年,《人民日报》对梧州的新闻报道较多。90年代之后,随着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社会产业结构转型,梧州丧失了原有的交通和经济优势,发展步伐放缓,其吸引媒介关注的传统优势逐步式微,受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度有所减少。而最近十年,梧州在转型发展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成绩突出,又进一步受到媒体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水灾作为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地区媒介事件一次次让梧州登上《人民日报》。洪水过境很可能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而水灾则直接导致市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水”预警和水灾新闻报道则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受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相关的洪水新闻或者水灾新闻报道大大提高了梧州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中的曝光度。

图2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走势图

(三)以文字短消息为主的报道体裁是主要的报道手段

从表2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近40年的涉及梧州的报道中,消息体裁的报道最多的,通讯次之,纯图片报道最少。消息体裁报道162篇,占样本总体的55%;通讯91篇,占总体报道的31%;评论14篇,占总体样本的5%;读者来信15篇,占总体样本的5%;图片达11篇,占总体样本4%。在表现形式上,如表3所示,纯文字最多,一共260篇,占88.7%;图文并茂22篇,占7.5%;纯图片11篇,占3.8%。消息可以简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人民日报》是全国性的报纸,其版面有限,往往只会关注亮点突出或影响较大的地方新闻。因此,在报道梧州新闻时,主要以言简意赅的消息体裁为主。由于梧州物产丰富以及水患突出,一些重点介绍地方物产和自然灾害的新闻以通讯为主。由此可见,受众主要是依据文字短消息认识梧州,图文并茂的长篇通讯较少且集中在少数比较突出的事物。单一的信息表达形式不利于梧州形象的直观表现,也容易造成受众的误解。一些能够体现梧州本地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的内容无法通过形象化的形式传播。外界受众难以通过《人民日报》对梧州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体裁频率占百分比消息%通讯9131%评论145%图片114%读者来信155%总计

报道形式频率占百分比文字.7%图文并茂227.5%纯图片113.8%总计

(四)模糊化的主体和权力阶级形成主要的话语来源

在下页表4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报道梧州新闻时,话语来源以模糊化话语或者未交待话语来源最多,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话语来源次之,华人华侨的话语来源最少。模糊来源/未交待话语来源132篇,占总体样本的45.1%。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话语来源117篇,占总体样本的39.9%。《人民日报》在报道梧州新闻时,常常选择忽略新闻话语来源,而一旦采访政府工作人员,则乐意表明身份。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是地方新闻的重要提供者,在国家级媒体面前,是较为重要的信息源和权威的话语主体,代表地方政府形象,也体现新闻报道的严谨性。梧州普通市民则很少在《人民日报》上直接发表言论。在多元的话语主体中,政府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政治事件中,政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的话语影响着事件的走向、演变和结果。在国家级媒体的政治逻辑和媒介规范中,地方新闻的生发与呈现,实际上是政府、公众与媒体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与政府相互牵扯,形成互动关系。因此,政府话语成为新闻话语,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和态度指向。当话语来源不具体、没有实际意义或者不影响新闻稿件真实性时,《人民日报》则仅仅交代事实,没有进一步交代话语来源。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1/0409/588.html



上一篇: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一篇:三江话苍梧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