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建构的框架分析(5)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06: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12):31. [2] 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61-68

[1]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12):31.

[2] 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61-68.

[3]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N].人民日报,1986-05-02(003).

[4] 郑盛丰.梧州抗洪实录[N].人民日报,1994-07-10(002).

[5]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N].人民日报,1985-08-13(003).

[6] 韩立新,张秀丽,杨新明.英雄淀、歌淀:白洋淀文化建设的意象隐喻[J].现代传播,2018(7):16.

谢奋(1991-),男,广西玉林人,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岑怡萩(1999-),女,广西北流人,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2017级本科学生。

城市的客观事实、文化符号经过媒介的传播建构其独特形象。权威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对城市形象建构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人民日报》是我国权威主流媒体,其政治特性、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能够赋予报道对象一定的媒介地位,对城市形象建构能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它影响着城市对外界的影响力和内在团结性。外界投资者往往先通过媒介产生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而城市居民也通过媒介报道产生对城市的情感。梧州是两广交界的城市,被称为“百年商埠”,历来是两广地区重要的水上门户。改革开放以来,梧州紧随社会发展大潮进行改革创新,社会历史环境改变推动梧州城市发展的变迁。梧州作为一个承接东西部的过渡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关注?《人民日报》对其又建构了什么样的媒介形象?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开始了本次研究。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展开研究。美国学者戈夫曼在《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中正式对框架命名。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事实转换为主观认知的重要依据,人们依据框架理解分析世界不同的事物,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依据框架而发生。”[1]由此可见,框架是人们选择信息、制作信息、传递信息和解释信息的规则和标准。新闻框架意指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新闻工作者根据媒介定位、编辑方针、工作经验选择性地报道新闻事实。《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党报,有一定的报道方式和编辑方针。在报道地方城市新闻时,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突出什么和忽视什么,可以通过选择、强调或者忽略、弱化报道角度、主题、主体来实现。在整个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单位所处的时代环境、政治环境、运作体制和新闻工作者经验、意识、态度渗透在新闻信息制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影响着新闻事实的再现和重构。媒介组织总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取舍新闻,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符号的组合和意义再现。因此,在新闻活动中,新闻框架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篇幅、报道主题、话语来源、报道倾向性等几个纬度分析《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以及其呈现出来的城市形象。类目建构及其标准:(一)形式层面体裁(1)消息;(2)深度报道(包括通讯、特写、专访);(3)评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4)图片报道形式(1)文字;(2)图片;(3)图文并茂报道篇幅(1)短篇(少于300字);(2)中篇(300字—1000字);(3)长篇(多于1000字)(二)内容层面新闻来源(1)自采;(2)新华社;(3)其他话语来源(1)政府及公务人员;(2)专家学者;(3)商人;(4)普通群众(5)华人华侨;(6)模糊来源/未交代;(话语来源是指这个新闻报道中谁说话,谁有权发言)新闻主题(1)政治新闻(领导视察、政治会议、政府职能、政治学习、贪污腐败);(2)经济建设(工厂开建、商业投资、产业建设);(3)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城市绿化等其他配套设施)(4)社会民生(住房、吃住用行、医疗环卫等老百姓的生活保障);(5)科教文体(科技发明、文化活动、体育活动);(6)司法治安;报道倾向性(1)正面报道(对梧州城市形象有积极影响的,有利于向外界展示梧州城市形象的新闻报道);(2)中性报道(既不会对梧州形象有积极作用,也不会造成错误理解);(3)负面报道(对梧州城市形象有负面影响的,比如自然灾害、偷窃、抢劫等各种负面新闻)二、研究过程和发现笔者以197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为时间段,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高级检索系统中,以“梧州”为关键词进行标题和内容的综合检索,以报道主体为“梧州”(包括下辖的区县)作为取样标准,共搜集到293篇样本。经过对293篇新闻报道统计分析后,发现以下现象。(一)报道倾向性: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占一定比例如表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对梧州的报道中,以正面报道最多,中性报道次之,负面报道也有一定的比例。正面报道201篇,占样本总体68.6%,对梧州城市形象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向外界展示梧州城市形象;中性报道46篇,占样本总数15.7%,既不会帮助读者认识梧州的城市形象,也不会造成错误理解;负面报道达46篇,占样本总数15.7%,对梧州城市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政治类新闻和民生类新闻。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和打击经济犯罪中,梧州出现了不少反面案例。而多次发生的水灾也对梧州的城市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容易形成“自然灾害”严重的负面刻板印象。表1 新闻主题与报道倾向性交叉表新闻主题正面中性负面政治类mm经济建设类4063基础设施类3422社会民生类科教文体类司法治安类837总计比例68.6%15.7%15.7%(二)从报道数量来看,重大事件导致波动起伏,近十年缓慢回升从图1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报道波动较大。40年来,一共出现3个较高峰值,分别是1985年、1994年、2005年。1985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梧州作为传统发达城市,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一年,梧州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也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而1994年、2005年的报道高峰则是由于洪水导致的。图1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数量图由下页图2可以看到,1978年到1988年,一共100篇;1989年到1998年,一共68篇;1999年到2008年,一共49篇;2009年到2018年,一共76篇。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梧州城市新闻报道不断减少。最近十年,梧州又重新受到《人民日报》关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动变化,是因为梧州城市经济政治地位和重大事件引起的。江根源认为,“传统”(经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地区突发性事件等)与“权威”(个体权威、权威机构、大型节庆活动)在地区刻板印象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梧州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两广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梧州一直是广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新华电池、龟零膏、药品等许多工业产品及农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并形成了一定优势,这种优势让媒介形成对梧州的“刻板印象”并一直保持到90年代初期。因此在改革开放开始的十几年,《人民日报》对梧州的新闻报道较多。90年代之后,随着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社会产业结构转型,梧州丧失了原有的交通和经济优势,发展步伐放缓,其吸引媒介关注的传统优势逐步式微,受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度有所减少。而最近十年,梧州在转型发展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成绩突出,又进一步受到媒体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水灾作为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地区媒介事件一次次让梧州登上《人民日报》。洪水过境很可能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而水灾则直接导致市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水”预警和水灾新闻报道则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受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相关的洪水新闻或者水灾新闻报道大大提高了梧州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中的曝光度。图2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走势图(三)以文字短消息为主的报道体裁是主要的报道手段从表2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近40年的涉及梧州的报道中,消息体裁的报道最多的,通讯次之,纯图片报道最少。消息体裁报道162篇,占样本总体的55%;通讯91篇,占总体报道的31%;评论14篇,占总体样本的5%;读者来信15篇,占总体样本的5%;图片达11篇,占总体样本4%。在表现形式上,如表3所示,纯文字最多,一共260篇,占88.7%;图文并茂22篇,占7.5%;纯图片11篇,占3.8%。消息可以简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人民日报》是全国性的报纸,其版面有限,往往只会关注亮点突出或影响较大的地方新闻。因此,在报道梧州新闻时,主要以言简意赅的消息体裁为主。由于梧州物产丰富以及水患突出,一些重点介绍地方物产和自然灾害的新闻以通讯为主。由此可见,受众主要是依据文字短消息认识梧州,图文并茂的长篇通讯较少且集中在少数比较突出的事物。单一的信息表达形式不利于梧州形象的直观表现,也容易造成受众的误解。一些能够体现梧州本地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的内容无法通过形象化的形式传播。外界受众难以通过《人民日报》对梧州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表2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题材分类体裁频率占百分比消息%通讯9131%评论145%图片114%读者来信155%总计表3 《人民日报》梧州新闻报道表现形式报道形式频率占百分比文字.7%图文并茂227.5%纯图片113.8%总计(四)模糊化的主体和权力阶级形成主要的话语来源在下页表4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报道梧州新闻时,话语来源以模糊化话语或者未交待话语来源最多,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话语来源次之,华人华侨的话语来源最少。模糊来源/未交待话语来源132篇,占总体样本的45.1%。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话语来源117篇,占总体样本的39.9%。《人民日报》在报道梧州新闻时,常常选择忽略新闻话语来源,而一旦采访政府工作人员,则乐意表明身份。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是地方新闻的重要提供者,在国家级媒体面前,是较为重要的信息源和权威的话语主体,代表地方政府形象,也体现新闻报道的严谨性。梧州普通市民则很少在《人民日报》上直接发表言论。在多元的话语主体中,政府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政治事件中,政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的话语影响着事件的走向、演变和结果。在国家级媒体的政治逻辑和媒介规范中,地方新闻的生发与呈现,实际上是政府、公众与媒体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与政府相互牵扯,形成互动关系。因此,政府话语成为新闻话语,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和态度指向。当话语来源不具体、没有实际意义或者不影响新闻稿件真实性时,《人民日报》则仅仅交代事实,没有进一步交代话语来源。表4 《人民日报》涉梧新闻话语来源话语来源统计表话语来源频率占百分比模糊来源/未交代.1%政府及公务人员.9%普通群众3311.3%专家学者51.7%商人51.7%华人华侨10.3%总计(五)政治议题、民生议题和经济议题是重要的报道焦点如表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呈现较为全面,涵盖了政治、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教文体、司法治安六个方面。其中,政治类报道最多,一共78篇,占26.6%;民生类新闻报道次之,达61篇,占20.8%;经济建设类报道49篇,占16.7%;对科教文体类报道49篇,占总体样本16.7%;对基础设施类报道38篇,占总体样本13.1%;对司法治安类报道18篇,占6.1%。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对梧州城市形象重点呈现政治形象、社会形象、经济建设形象、基础设施形象、科教文体形象,对司法治安的形象报道较少。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拨乱反正,加强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传统城市,梧州的政治建设也备受关注。而重大事件中的权威人物牵引梧州政治形象建构。频繁的洪灾新闻让权威政治人物密切关注梧州,他们对梧州的视察表明梧州获得政治权威的关注。另外由于梧州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以及最近十年,政府加强经济建设,利用区位优势谋求转型发展,《人民日报》关注的重点也放在城市经济建设上,关注一座传统城市如何在时代发展和大湾区机遇中找到发展路子。表5 《人民日报》涉梧新闻报道主题分布新闻主题报道数量占百分比政治类7826.6%社会民生类6120.8%经济建设类4916.7%科教文体类4916.7%基础设施类3813.1%司法治安类186.1%总计三、《人民日报》建构的梧州城市形象(一)政治形象:重点建构学习型、服务型政府形象,曾有不正之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是地方政治形象的代言人。在40年的新闻报道中,梧州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日报》采访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工作作风、政治纪律、行为规范是国家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整体上来看,梧州地区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勤政为民,经常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乐于办实事、办好事,这吸引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政府工作人员及时、积极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政策准则,“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7年接待群众一千九百多人次,批阅群众来信两千七百多封,90%以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3]政府干部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深入普通群众家里关心群众生活。特别是在报道梧州市市长李杰云、蒙山县北楼村党总支书记黄树新、女共产党员徐涤等政府工作人员时,侧重体现“促进社会发展”“为人民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本色。值得注意的是,梧州是水灾严重的地区,每当发生水灾时,党政干部和军队武警“都有出色的自画像”[4],水灾面前出现“流泪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灯光彻夜不灭的指挥部”[4],老百姓认为在大灾大难面前,“市委和市政府没有使他们失望”[4]。这些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这塑造了服务型的政府形象。在大灾大难面前,政府的态度和行为处在众多媒体和群众的围观之中。在这些典型的新闻报道中,表现了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反映了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和态度。然而,在80年代时期,梧州市职能部门却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比如“自治区对外经委梧州地区办事处以权经商,私分巨款,平均每人分得五千多元,领导干部平均每人分得七千多元”[5],原隶属于梧州地区的贺县县委副书记黄裕辉违反纪律被依法逮捕等。这些新闻已经具有一定年代,到如今的影响力较弱,其刊登原因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特征,因此,对目前梧州的政治形象影响不大。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梧州政治形象在动态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二)经济形象:加快与放缓——波动式地转型发展由于梧州发展较早,改革开放前后,梧州是广西重要的经济城市,有便利的西江黄金水道、深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物产资源、成熟的生产技艺。因此在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梧州的经济优势得以发挥出来。那时候,梧州的农副产品、轻工业产品以及药品等全国闻名,向全国展示了梧州的特色经济。媒介中的梧州物产富饶、欣欣向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越来越多替代品的出现,梧州这些产品的优势逐渐式微。另外一方面,独特的水运中转港优势地位受到陆路交通的冲击,媒介建构的繁荣景象也逐渐远去。如图3所示,1989年到2008年,梧州的经济形象进入低迷时期。在1999年到2008年10年间,仅有1篇新闻报道。梧州的传统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渐丧失,经济性的“传统”(经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地区突发性事件等)与“权威”(个体权威、权威机构、大型节庆活动)[3]对媒介的影响力都在弱化,因此,《人民日报》基于客观事实的媒介选择忽略了梧州的经济发展。最近10年,随着粤桂合作区的建立、宝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副产品优势的深度挖掘,有关梧州的经济类报道又开始增多,经济优势又进一步体现在新闻报道中,经济形象有所改善。特别是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创新性建设和快速发展,对区域发展具有示范性的引领作用,引起《人民日报》的关注,比如2013年刊登的《省区合作产业、经济互补性最强,粤桂“双向互动”探路经济一体化》,2017年刊登的《打造东西部跨省际合作典范——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报道相比,近10年的新闻报道更多从区域融合发展的角度报道梧州,梧州的发展逻辑从原来只关注自身内在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外界资源,媒介报道思维框架也从单纯的个体展示(特色产品、产业)转型到区域联动发展之中(粤桂合作),说明梧州已经重新站立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发展的视野,谋求转型和创新,利用区域资源发展自己。图3 经济类新闻报道走势(三)社会形象:抗争与调适——“悲欢交加”的舒适城市备受水患的沿江城。突发性自然灾害是影响地区媒介形象的关键性因素。梧州地处三江汇流之处,水患灾害频繁。在四个报道高峰中,有两个高峰是由于水灾严重产生的。在1994年19篇新闻报道中,有15篇和水灾有关;在2005年14篇报道中,有9篇与水灾有关,比如《扛沙袋 巡堤防 查险情 救灾民,五百余名将校军官奋战华南抗洪一线》《西江干流洪峰通过梧州》等。梧州的水灾常常和珠江流域各大河流联系在一起,建构了梧州水城形象,也隐喻着只要珠江流域发生洪水必然会影响到梧州的媒介印象。而在水灾的报道中,常见领导人的视察和指导,权威人物的出现推动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随着相关媒体的联动式报道和转发,梧州也随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而“受灾”的形象也被更多人熟知。重大的自然灾害和权威人物的行为很容易让外界受众形成对梧州“水灾”的刻板印象。安居乐业却偶有治安事件。梧州所辖区域山林众多,城区也是绿树成荫、群山环绕。自然环境是梧州的显著优势,这一优势也常见于《人民日报》。比如2011年6月2日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梧州栽出“绿凤凰”》、2011年06月15日的《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广西梧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纪实》等。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农民工返乡、普通市民衣食住行的新闻稿。这些稿件报道了梧州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等,从正面建构梧州自然环境优美、人民自得其所的生活。但是类似于偷盗、行窃或者突发火灾等时有发生,危害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前沿到如今的借势发展。在80年代的新闻报道中,梧州市受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和特殊政策,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梧州便恢复直达港澳的客运航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地区之一、众多农副产品出口国外、外国人在华旅行不需要办理旅行证等。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国内领先机构共同研发新药品、新技术等。90年代沉寂一段时间之后,进入21世纪的梧州,借助毗邻粤港澳的优势,积极融入珠西经济带区域发展当中。(四)文化形象:英雄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隐藏在报道之中英雄人物是一种被建构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形式[6]。诞生于一个地区的英雄人物能够传播该地区的文化。梧州自古以来历史人物众多,在《人民日报》近四十年的新闻报道中,报道李济深先生的新闻虽然不多,但是在其一百周年的相关新闻报道依然能够让外界人士认识梧州。梧州是广西重要的革命之地,这里诞生了许多英雄人物。以李济深先生为代表的英雄人物见诸报端,能够让外界人士领会梧州的英雄文化。除了英雄人物之外,梧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医药文化、骑楼文化、体育竞技文化等作为新闻报道的文化因子分布在各类新闻报道当中。每逢周年大庆,中央代表团都会来到梧州看望慰问群众。《人民日报》在报道新闻时,都以“各族群众”作为新闻标题,也曾以图片和文字介绍瑶族人民,由此隐喻地表明梧州是一个多民族聚焦地区。而梧州的特产蛇药、中草药等也以特写、会议新闻出现在报上,体现梧州的中医药文化。此外,梧州作为广西体育训练基地。每年的全国青年足球队冬训是《人民日报》报道的重点之一,表现梧州的体育竞技文化。《人民日报》关于梧州地域文化的单篇新闻报道不多,但是梧州的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各类新闻报道中。城市文化基因隐藏在各类媒介符号和新闻报道的叙事之中。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梧州龙母文化、舞狮文化、六堡茶文化、龟苓膏、冰泉豆浆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却从来没有出现在《人民日报》中。国家级媒体对梧州的新闻报道是全国、全世界人民认识梧州的一面镜子。其内容选择、报道角度、报道倾向性等和地方媒体不一样,具有一定的选择和建构框架。作为政治家办报的《人民日报》,在最近40年的涉梧报道中建构了一个立体多元而富有特色的地方城市形象。其呈现的形象结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既有一般中国地方城市的共同特征,也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国家级媒体对地方城市形象建构具有放大效应,而主流党报对区域的报道更体现了官方的话语态度。鉴于此,梧州应该进一步深刻思考与国家级媒体的良性互动,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创造条件,塑造良好的形象。[参考文献][1]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12):31.[2] 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61-68.[3]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N].人民日报,1986-05-02(003).[4] 郑盛丰.梧州抗洪实录[N].人民日报,1994-07-10(002).[5]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N].人民日报,1985-08-13(003).[6] 韩立新,张秀丽,杨新明.英雄淀、歌淀:白洋淀文化建设的意象隐喻[J].现代传播,2018(7):16.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1/0409/588.html



上一篇: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一篇:三江话苍梧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